影片中主人公小麦和小绢爱情的开端也是那么完美,这两位年轻人因为同时错过了末班车偶遇,相约到附近酒吧打发时间。
他们从电影、音乐、书籍聊到对时事的看法,发现彼此之间有着极为相似的艺术品味和价值观,有趣的时他们之前还买了同一场天竺鼠展览的门票,并且当时都因为有事没有去成,甚至两人还有着一样的困惑:
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,为什么脆弱的布可以打败坚硬的石头呢?
遇到了“镜子中的自己”,这样的关系任何人都会为之沉迷,小麦和小绢彼此心生爱意坠入了爱河,他们租下了一件可以欣赏河畔夕阳美景的公寓,毕业后便开始了同居生活。
公寓离他们上下班的车站有30分钟的步行距离,他们将这30分钟当作一天之中最美好的时光;两人一起去发现附近喜欢的面包店;两人一起吃饭、洗澡、睡觉;两人一起替捡来的猫咪取名字;两人努力找工作,为了共同的未来打拼……幸福快乐的同居生活一过就是五年。
随着进入社会的时间增加,生活的负担接踵而来,他们的爱情生活不再是一个真空的纯爱花园,男主人公无法靠兴趣养活自己,不得已穿上黑西装成为业务员,公司买断了他的业余时间,他不分日夜地穿梭于各类客户之间疲于奔命。
女孩虽然也上班,但和之前一样,漫画、小说和游戏仍是她生活的重要篇章,女孩还是那个女孩,但男孩已经完全成了工作的俘虏,两颗本来同频的星球运行轨迹不再一致,曾经无话不谈,如今相对无言,生活的长河泥沙俱下,爱情也渐行渐远。
小麦和小绢发现了两人成长轨迹出现了落差,不约而同地想努力挽救这段感情,小麦想到的办法是赶紧向小绢求婚,小绢却沉思:“要和三个月没有做爱的人谈结婚,有什么意义?”
小绢希望和小麦回到最初刚认识时,小麦却不解:“她持续学生时期的感觉要到什么时候,是不是没想过要和我过一辈子?”
小麦流着泪说道:“世界上结婚后的人,都会慢慢失去爱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日子。不如,我们结婚吧。”小绢也落泪了,“你说得没错,如果我们结婚了,可能会这样。但是,真的要降低标准吗?”
不肯妥协的两个人走向了分手的无奈结局。
影片中小麦和小绢初见面时那种悸动太过美好,许多观众无法接受他们的分手,明明两人没有什么争吵啊,并且两人一直都是朝着共同的目标在努力,父母也没有阻扰,感情中也没有他人插足,何至于要走到分手这一步?再说小麦都提出结婚了,为什么小绢那么固执地要分手?
有很多人说小绢太矫情,这世间再浓烈的爱情最终归宿都是平淡的婚姻,就算爱情过了保鲜期,也可以老夫老妻地过一辈子,这世间大多数人不都这样过来了吗?
在我看来,并非小绢矫情,她只是比一般人更清醒,她清醒地看到两人都已不在原来的轨道,勉强在一起,说不定以后她和小麦会成为天天吵架的怨偶,还不如让他们的爱情结束,在记忆里保持最初如花束般的美好。
小麦其实做得也没错,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和小绢的共同未来,他提出结婚的建议也不过是想和小绢永远在一起,但是他不懂:
使用结婚做为维持这段关系的手段,明显只是将痛苦继续延续,对于修补这段感情于事无补。永远也不要低估一段没有感情基础的漫长婚姻的伤害性。
现实生活中,无数情侣都曾面对和小麦、小绢一样的困境,很多人选择如鸵鸟一样视而不见,大多数男生想到的解决方法也是逃进婚姻,结果是靠婚姻来延续爱情关系往往不可能,两个已经不在一个成长轨道上的人,结婚后也无法同频,于是很多夫妻吵得鸡飞狗跳,好一些的保持沉默,把婚姻生活过得如一潭死水。
相比起来,《花束般的恋爱》中小麦和小绢的选择是勇敢的,他们明明知道对方是正确的人也敢于面对不同频的事实,知道一个人无法将另一个人背着前行,另一个人也无法拖着这一个人永远停留在原地,他们选择结束爱情,放过对方也放过了自己。
《花束般的恋爱》中让人无法忘记的一个场景是小麦和小绢两人漫步海滩,当时他们还在热恋中,小绢却突然想起自己关注的恋爱博主自杀的消息,她想起那位博主曾经说过的一句话:
“爱情就像派对,总有一天要结束。”
大概从那时候起,小绢就将自己的爱情当作一场美妙的派对,在一起时尽情享受其中的欢愉,背道而驰的那天心中也不会留有遗憾。
“幸福的开始,也是结束的开始……”当爱情开始,别离也就开始了。
如小麦、小绢那样花束般的恋爱你我都曾拥有过,都曾经历过开始、结束的过程,如果情侣们能想清楚这点,世间应该会减少无数对怨偶吧。
结束其实也是开始,面对结束成长也就开始了,如果能想清楚这一点,你我都会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