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芯微——会不会成长为我们自己的“小高通”? 【前言】这是之前《 瑞芯微 投研》的下半部分。这有点“哗众取宠”的标题,有一半是认真的。未来AI应用市场的市场规模,我认...

瑞芯微——会不会成长为我们自己的“小高通”? 【前言】这是之前《 瑞芯微 投研》的下半部分。这有点“哗众取宠”的标题,有一半是认真的。未来AI应用市场的市场规模,我认...

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景云鹏CapitalAI,(https://xueqiu.com/1929882024/334337744)

【前言】

这是之前《瑞芯微投研》的下半部分。

这有点“哗众取宠”的标题,有一半是认真的。未来AI应用市场的市场规模,我认为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市场,我指的B端+C端一起。

(这个标题当个投资人作的“世纪预言”吧,算是对眼光的考验,这是投资人的直觉和乐趣)

星辰大海的叙事逻辑,回顾一下过去十几年的资本市场,大概是新能源出现一次。本来这次AI算力也可以,但DS破坏了算力逻辑,但DS是产业化落地的必然要求。

那端侧就是星辰大海叙事,事实也是如此,2030年的AIot万亿市场规模,不夸张。包括消费电子、汽车电子、工业控制、机器人产业等等。

这些端侧的大脑就是SOC芯片,系统集成芯片。我也是边研究边认识更深入。端侧SOC里,定位垂直领域的,我觉得空间就差的多,现在PE也都80-100倍,个人认为这就有点贵。

如果是平台型公司,涵盖上述领域,且制c最先进且在继续向上突围(5nm的RK3688),这可不就是一般公司的定位了。未来国内的端侧SOC芯片领域,不能都指望高通的产品吧,那国内这个高端市场谁承接呢。

本文也是比较基础的基本面和估值讨论,更深入的内容,后面再陆续分享。

再次强调,笔者不是推票的,一切锚点是AI产业趋势分析。前面强调过了,瑞芯微PE这么高,不建议普通投资者介入。

「风险提示:本文企业投研结论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数据基于公开数据和行业研究报告。市场有风险,决策需谨慎。」

一、从财务数据评估基本面和资产质量瑞芯微优异的财务指标,是当之无愧的“高端制造业”的代表之一。分析完瑞芯微,恒玄科技就不单独分析了。财务指标和基本面类似,都属于“优等生”代表。

看这些数据,就知道天天说的“新质生产力”和“产业升级”是什么了。以往以为苦哈哈的制造业印象,在SOC芯片领域可以告别这一刻板印象。

1)偿债能力方面:资产负债表就不贴了,24年财报数据显示:公司负债合计7.20亿元,不用短期借款,公司货币资金20.72亿元。也就是理论上公司可以一次性轻松还掉全部债务,还能正常维持生产运营。(这种情况过去制造业很少,白酒和片仔癀这种企业才会)

公司流动比率、速动比率对比22-23年在变好,指标大于4,同时资产负债率极低,公司毫无偿债压力。

2)盈利能力方面:公司25Q1的毛利率40.95%、净利率 23.67%,已经恢复甚至略微超过2021年峰值的盈利指标。

对比其他制造业来说,SOC芯片的盈利指标也是非常优秀的。

3)行业研发费用率:瑞芯微长期保持高研发投入,2019-2023年研发费用率均超20%,2024年因产品放量导致营收增速快于研发投入,费用率降至17.2%。

恒玄科技研发费用率持续高于行业平均,2021年达29.6%峰值(主攻6nm工艺及AI芯片),2024年因规模化量产优化费用率至16.5%。

SOC芯片赛道的头部公司,长期保持较高强度的研发投入,保持其创新能力及产品的行业竞争力。

4)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都比较低,瑞芯微销售费用率长期维持2%左右,恒玄科技维持1%左右,显示出SOC芯片赛道的生意模式的优越性,客户众多且客户稳定,不需要以来增加销售费用支出来提升营收。或者也可以理解为,这两家头部公司的产品为“卖方市场”。(22-23年行业周期低谷时,恒玄的管理费用还是能看出一定的压力)。

5)小结:

端侧SOC头部企业的基本面、盈利、偿债、内部管理等多项指标表现非常优秀,是高端制造业的代表之一。

此前压制行业估值的因素解除并拐头向上,“补库存+AI+带动需求+经济周期复苏”多重周期共振,行业迎来量价同升的“戴维斯双击”。

二、企业估值探讨1、与国际巨头的差距

SOC端侧芯片的全球头部公司高通(Qualcomm):2025年市值约1535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.1万亿元),营收109.8亿美元。

瑞芯微:当前市值约714亿元(2025Q1数据),营收8.85亿元(2025Q1)。

恒玄科技:当前市值约532亿元(2025Q1数据),营收9.95亿元(2025Q1)。

差距:瑞芯微、恒玄市值仅为高通的约6.4%和4.8%,规模差距显著。

这两个作为我国SOC领域TOP2企业,理论上有巨大的成长空间。

2、估值探讨

瑞芯微当前市值约714亿元,25年机构预测净利润 中值9亿元,对应目前实际PE79。26年预估瑞芯微净利润中值12亿元,对应目前实际PE59。

瑞芯微历史平均PE142(应该是22-23行业低谷期PE失真)。当前的动态PE85不算低,可能不符合传统价投的估值安全边际要求。

我个人认为头部SOC芯片赛道,“AI+产业带动AI端侧需求爆发+行业周期反转”,结合历史平均PE,瑞芯微是符合“戴维斯双击”标准的。

至于绝对估值法看,凭什么给SOC赛道如此高的估值,我认为是给了端侧赛道的高成长溢价,其高盈利能力、稳定分散的客户结构(扛业绩波动)、稳定的技术路线、市占率、高成长性等综合因素,市场给予如此高的估值,我个人是认同的“长期市场的有效性”的。

另外,机构预测的25、26、27年的业绩,我觉得仅做参考吧,至少26年的业绩预估一定会上浮。

3、端侧SOC芯片是AI端侧宏大叙事的“大脑”

个人判断SOC芯片是AI应用侧主线之一,也许是19年的宁德时代。

星辰大海(宏大叙事)的AI+万物的EPS空间,带给SOC巨大的想象力,叠加业绩持续兑现,这一定是本轮科技牛市的重要成长方向之一。

相比机器人、AI基因、AI手术机器人、AI广告等等,SOC的业绩确定性和兑现度,远高于前者几个细分。

从新能源汽车、新能源光储、光模块到SOC芯片,都有类似的元素组合,【业绩确定性+兑现度+宏大叙事】是必然要求(加分项为低研发+持续利润输出)。

最后强调,这是投研分享,不作投资建议。

「字里行间是思考,收藏❤点赞是回声」 「风险提示:本文企业投研结论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数据基于公开数据和行业研究报告。市场有风险,决策需谨慎。」

$瑞芯微(SH603893)$ $高通(QCOM)$ $恒玄科技(SH688608)$

#SoC芯片# #AI应用# @雪球创作者中心

关于作者: admin

相关推荐

超简单青口贝(包含详细的青口处理方法)
F1 车队:1950 年以来一级方程式赛车历史上的所有车队
身上发黄是什么原因

身上发黄是什么原因

义乌365便民中心电话 07-13